首页

艾彩视频网

时间:2025-05-30 06:40:51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91856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98岁中国著名岩土及地下工程专家孙钧院士在沪逝世

在第六届进博会的这个颇具设计感的舞台上,耐克宣布将在上海设立耐克中国运动研究实验室。这成为进博会推动“展商变投资商”、推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中国驻美国大使:中美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发言人表示,美国国务院“国别人权报告”涉朝内容充斥着虚伪、捏造、偏见和敌视,朝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并正告美国立即停止非法干涉朝鲜国家主权和内政的行为。

江苏实施十大行动帮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在2023年度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企业环保治理绩效评级中,评定A级企业12家,B级企业21家。环保治理绩效评级首家A级企业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功实施节省用电成本、减少碳排放的光伏发电项目;多年来最大限度采用无废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通过环保知识培训,将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以激光打码防伪、全自动打包等创新技术带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碧树结金果 云南永德迎来坚果采摘季

中国工程院院士、白马湖实验室主任、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介绍,正是由于这些改革政策的制度保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有来自国内外高校和产业界50余名高水平顶尖人才加盟。

改革为人民|下姜村调研,习近平关心这件小事

新疆阿图什7月13日电 (胡嘉琛)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第十届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13日在阿图什市开幕,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官员、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参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